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社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09日

字体: 关闭本页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2021419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莅临我校展开题为“新阶段新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我国的经济-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参与”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开始之前,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国勇教授对王思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王思斌教授此次授课做了介绍。我院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及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等230余人参与聆听本次学术讲座。讲座伊始,王思斌教授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发展情况做了概述,并强调“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中社会工作参与的重要性。王思斌教授引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初在省部级干部开班式上讲话:我们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李克强(2021政府工作报告):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王思斌教授重点突出社会工作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要性。

王思斌教授授课(一)

王思斌教授上午的授课重点讲授“新阶段新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王思斌教授提出社会工作要全力参与社会建设,并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IMG_2867

王思斌教授授课(二)

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王思斌教授认为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工作的积极参与,在社会救助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社区治理、社区治理、健康社会服务、公民发展、政策倡导等层面凸显社会工作的实践价值。

IMG_8806

王思斌教授授课(三)

王思斌重点讲述建设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机遇和挑战,其关注点在于了解当地政府包括民政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工作;了解当地社情和文化,善于和能够与街镇村居干部合作;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参与当地社会生活,建设互助网络;善于链接资源(政策的、各部门的、内外的,教育、卫生、工青妇等)开展工作,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激发社区社会资本,建立互助网络,发展志愿者组织;协助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推展专业社会工作。

IMG_8805

王思斌教授授课(四)

王思斌指出要走向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走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型发展道路,迟发展地区的社会工作是政府被动,专业力量不足。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可能出现“替代性发展”,缺乏专业性,专业是嵌入型发展。从嵌合发展到融合发展是一个建设和发展过程,新阶段新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前景:社会工作事业会实现稳定、理性发展;社会工作教育要走一般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之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提高持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现能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与发展“政府社会工作”的可能性;(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为“社会力量”再思)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与本地化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需要新的探索。

王思斌教授授课(五)

王思斌教授在下午的授课重点讲授“乡村振兴中我国的经济-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参与”。从新阶段新格局建构中的经济-社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建构新格局的角度看农村经济-社会政策的选择,畅通国内大循环与乡村全面振兴下的经济-社会政策。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从发展消费、促进就业、全面现代化和防范国际风险的角度看,必须全面振兴乡村。
IMG_2869

王思斌教授授课(六)

王思斌教授提出构建乡村全面振兴下的经济-社会政策框架,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发展,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同步发展,本土资源的激发和提升;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带动乡村社会资源的再生产,经济社会生活的“再组织”或“新集体性”。

IMG_2765

学生及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在认真听讲(一)

王思斌教授提出新发展阶段新格局下的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社工站建设也要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能力。了解当地政府包括民政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工作;了解当地社情和文化,善于和能够与当地干部合作,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建设乡村的互助网络;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知识,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善于链接资源(政策的、各部门的、村居内外),发展乡居社会资本;要链接、协调多方力量(教育、卫生、工青妇等)开展工作,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协助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推展专业社会工作。

IMG_2766

学生及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在认真听讲(二)

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工作——“大农村社会工作”,综合性的看问题。“大农村社会工作”是秉持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农村困境家庭和群体的基本问题为中心并兼顾主要相关因素,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主导,并运用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动员多种力量,综合地解决问题的社会服务模式。农村社会工作者必须系统地看问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包括行政力量去解决问题。在比较复杂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中,运用多种方法、动员多方力量解决问题的方式。

 

 

 

 

 

最后,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学、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实践参与,社会学、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并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发展。建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构建国内城乡大循环,是乡村振兴和“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在研究城乡关系、农村城市化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社会工作在参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中具有专业优势。普遍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有利于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乡村社会治理。

讲座结束后,我校研究生及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与王思斌教授进行问题的探讨和交流,向王思斌教授请教自己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王思斌教授耐心为同学们及民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讲解、答疑。通过此次王思斌教授的专题学术讲座,与会聆听的同学们都收益满满,感悟颇深,对社会工作在目前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发展任务、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王思斌教授此次授课,为贵州省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注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与会聆听的同学们和民政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感谢王思斌教授的倾心授课,并对王思斌教授的到来再次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最后,学生们都纷纷与王思斌教授合影留念。

QQ图片20210506114415

学生与王思斌教授合影留念

 

 

 

图文编辑:朱怀荣 田世兰 广洁

                       审稿:杨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