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军

社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09日

字体: 关闭本页


 

基本情况

梅军,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东盟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七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社科联新型智库专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农耕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等。

 

学习经历

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张海洋)

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导师:柏贵喜)

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工作经历

2022年10月至现在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东盟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东盟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7月至2010年1月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讲师

 

学术兼职

2022年11月至现在 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七届委员会委员

2022年1月至现在 贵州省社科联新型智库专家

2022年8月至现在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农耕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4月至现在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1年10月至现在 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

2020年10月至现在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

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5月至现在 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年1月至现在 贵州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8年8月至现在 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专家

2017年1月至现在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获奖/荣誉情况

2022年10月,获贵州民族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2018年10月,论文《“新常态”视阈下传统民族聚落社会重构的三重维度关照》获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11月,论文《精准扶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

2018年8月,被遴选为贵州民族大学第十批学术带头人

2018年5月,获贵州民族大学“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7年,学术专著《濒危的家园——鄂西南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获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年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6年10月,论文《试论苗族古经中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价值》获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2016年4月,获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社会科学团体优秀工作者

2012年8月,获贵州民族大学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三等奖

2011年1月,被评聘为贵州民族学院第八批学术骨干

2010年6月,获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研究生学术创新暑期社会调研“优秀摄影作品奖”一等奖

 

项目课题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山地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与新型农业形态融合发展研究”[21GZZD25](主持)。

国家民委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工作重大需求问题研究“老挝民族政策的演进历程以及对当前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21MYJKS041](主持)。

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发展理念下贵阳贵安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态文明体系建构研究”[21GYZD12](主持)。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彝族传统治理资源创新利用研究”[18SFB2003](主持)。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4GZZ014](主持)。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问题调查研究——以武陵山区F镇为例”[12GZZ003](主持)。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民工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09GHQNHQ16](主持)。

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苗族传统生态知识传承与保护研究——以黔南盖赖苗寨为考察中心”[GZLCLH2018025](主持)。

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基于共生理论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GZLLLH2017020](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月亮山地区苗族传统生态知识研究”[2018SSD23](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共生’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2016SSD25](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研究”[12SSD024](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土家族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兴起与撤离”[11SSD019](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黔东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对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2007ZZ09](主持)。

贵州民族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招标项目“贵州民族文化研究”[2011ZB02](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青年基金项目“断裂与重建:武陵土家族农村社区生活” [2009kyqnyjs35](主持)。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党的宗教政策在贵州的实践” [2009JS50](主持)。

贵州民族大学科研项目“转型期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以洞塘坝村为个案” [2008JS040](主持)。

 

科研成果

 

1.著作

《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濒危的家园——鄂西南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贵州多元宗教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苗族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0年。(参编第五章)

 

2.论文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ume 30, No. 1, 2022).

三十年来苗绣研究特征述评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文献计量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5).

“非遗”视角下岜沙苗族土布制作工艺传承与保护.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 (6).

精准扶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力抓手.广西社会科学,2020(9).

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整合重构与乡村善治刍议.地方治理研究,2020(3).

彝族传统治理资源的研究综述——基于乡村治理视域.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三以三力”: 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路径.贵州民族报/2019 年/3 月/19 日/第 A01 版.

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以贵州省三都县盖赖苗寨为个案.怀化学院学报,2018(4).

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甘肃民族研究,2017(2).

民族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略.继续教育研究,2016(9).

“现代性介入”下的苗族婚姻文化嬗变及重构——以GPC苗寨作为解析个案.铜仁学院学报,2016(2).

梵净山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刍议.河西学院学报,2016(1).

抢抓机遇,彰显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国际学术话语.载《2015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综述》,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239-260.

“新常态”视阈下传统民族聚落社会重构的三重维度关照.广西社会科学,2015(12).

蚩尤文化的内容、精髓及其历史地位.载《蚩尤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34-41.

苗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探析.载《苗族文化发展凯里共识》,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390-398.

苗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浅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2(5).

当前农村凋敝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鄂西南百福司土家族社区为个案.安徽农业科学,2012(35).

土家族丧葬文化变迁浅析——以百福司镇为个案.兰台世界,2012(13).

土家族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

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经济因素浅析——基于对百福司镇的调查.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中西方家庭养老文化的历史比较.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5).

土家族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兴起于撤离.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2).

濒危的家园:百福司土家族社区的处境与命运.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生态观.安徽农业科学,2010(9).

贵州宗教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3).

1978年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贵州的实践回顾.凯里学院学报,2010(1).

Ecological Concepts in Traditional Vernacular Dwellings of Miao Nationality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Vol.2 /NO.1 March2010).

家园荒芜是为何.共识,2010(4).

明清时期学校教育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发展.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流变探析.中国民族学,2009(2).

困境与出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浅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5).

略述黔东南苗族传统农林生产中的生态智慧.贵州民族研究,2009(1).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研究综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3).

转型期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以洞塘坝村为个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农村“留守妻子”现象的男权制因素分析.青海师专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