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玺鸿

社会学院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05日

字体: 关闭本页

 



基本情况

刘玺鸿,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师,校聘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理论、边疆社会治理

 

学习及博士后研究经历

20189月至20226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麻国庆)

20159月至20186月,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导师:袁剑)

20109月至20146月,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39月至现在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师,校聘副教授。

20229月至20236月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讲师

 

项目课题

《家族视角下的巴勒斯坦社会研究》(课题参与人),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2016年。

《近代中国知识界对中亚诸国的认知观念流变》(课题参与人),2017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7年。

《文明视野与历史互鉴——中阿家族的人类学比较研究》(课题参与人),2017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7年。

《全球流动与现代边界管理:欧洲南部边界的型塑与调整》(课题参与人),横向课题,60万元,2017年。

《以色列民族社区治理结构中的家族因素研究》(课题参与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7-2022年。

 

科研成果

1. 译作

《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柏桦著,袁剑、刘玺鸿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2. 学术论文

 以现代性为锚:边疆性概念的得与失——云南瑞丽某抵边村的民族志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口岸经济与农村社会——重思边民互市的定位与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装置研究视角下的国家边界——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为例(与赵萱合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当代西方批判边界研究述评(与赵萱合作),《民族研究》20191期。

无交流的交通:日常跨界流动的人类学反思——以霍尔果斯口岸中哈跨境合作中心为例(与赵萱合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英俄大博弈时期的中亚变局——基于亨利·罗林森的人生史考察(与赵萱、刘炳林合作),《亚非研究》2018年第1期。

科学边疆及其实践——19世纪后期英国围绕印度西北边疆的治理策略及其影响(与袁剑合作),《世界历史》2018年第6期。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人类学解读——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与赵萱合作),《世界民族》2017年第6期。

近代中国视野中的乌兹别克斯坦:背景、认知与演变——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国内报刊记述为例(与袁剑合作),《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评尼罗·格林()《中亚历史中的旅行书写》,《全球史评论》2016年第2期。

群体认同的历史与想象——兼读刘正爱《孰言吾非满族:一项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3期。

“2015年的中国边疆研究:契机、传承与创新(与袁剑合作),《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1期。

 

3. 其他学术成果

墨西哥美国边界:边疆人类学的诞生(罗伯特·R·阿瓦拉兹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华西边疆评论》,2019年。

 全球边疆: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比较史与边疆研究路径(内森·J·西蒂诺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民族学刊》2019年第2期。

 法国自然边疆观的起源(诺曼·J·G·彭斯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中国边疆学》2018年第2期。

 美国对边疆一词的使用:从殖民时代到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时代(约翰·T·朱里塞克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华西边疆评论》,2018年。

 “‘俄国观念及其与中国边疆地区的关系(卡罗琳·汉弗莱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中国边疆学》2017年第1期。

 边疆人类学概述(黑斯廷斯·唐南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民族学刊》2018年第1期。

 仪式、记忆与布里亚特离散群体的家乡观念(萨亚娜·纳睦萨拉耶娃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中国边疆学》2017年第2期。

丝绸之路还是草原之路?——世界史中的丝绸之路(大卫·克里斯蒂安 著刘玺鸿 译),《西北民族论丛》2016年第2期。

 重新发现中亚.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塞诺 著,与袁剑合作翻译),2016年第6期。